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传真:400-023-4588
中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题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球友会
球友会7月28日,中山市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进展情况及下阶段工作安排,并就农产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食品风险监测等方面答记者问,回应社会关切。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出席中山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治理的有力抓手,也是加快推进中山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中山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自2022年8月中山市获批创建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稳步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主要是为了介绍创建工作进展,并就农产品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食品风险监测等方面答记者问,回应社会关切。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代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当前我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我市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既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2022年8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批准中山市创建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收到批复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会球友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五大体系,推动实施八大工程”的创建任务,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各镇街、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安全状况总体平稳。
(一)落实属地责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并带队开展督导检查,市级、镇街、村(社区)三级党政干部对包保企业督导完成率均达100%。
(二)压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签订率滚动实现100%。
(一)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能力。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食品抽检和食用农产品快检,检测样品22.96万批次。
(二)提高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所通过的定量检测项目1771项,农产品快检室(点)对农贸市场各类食用农产品开展快速检测。
(三)提高食品安全智慧监管能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评价结果嵌入政务服务网和产业扶持资金系统,1388家重点餐饮单位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对网络订餐平台及其入网经营者开展线上监测,农批市场使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系统。
(一)突出源头治理。开展豇豆农药残留、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等专项行动,推进“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累计1358家主体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21.6万张。
(二)加强全程管控。开展“湿粉统一查”、花生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专项整治,督促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开展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自查。
(三)突出重点领域监管。制定《中山市进一步加强食品摊贩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治理,督促镇街及相关部门落实包保干部“督导+自费陪餐”、校(园)长定期陪餐等制度,推动新建学校食堂20家。
(四)加大违法行为查办力度。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打击食品走私工作专项执法行动等,今年上半年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492宗,罚没金额143.96万元。近两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共破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35起,捣毁涉食品犯罪窝点63个,刑拘333人,移送起诉214人,涉案价值约1.1亿元人民币。
(一)充实共治力量。将无证无照食品加工、未亮证经营等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巡查事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组建食品安全专家库、“食安益”志愿者等多支队伍。
(二)引导行业参与共治。推广“食安赢”项目,引导企业主动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动员行业协会、网络订餐平台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制止餐饮浪费等工作。
(三)开展互动式宣传活动。开展“全民投票查餐厅”“开学第一课”“食品安全进校园”“食品安全研学游”等活动,处理食品类消费投诉1869宗,按时办结率100%。
(一)开展全方位服务。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展专题培训。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和破解准入难题。
(二)推动农贸市场提档升级。首批31家“香山新街市”上线“香山云街市”智慧农贸平台,打通网上交易渠道。
(三)发挥标准引航作用。加强深中标准化合作,《香山之品 小榄食用菊》等200项“香山之品”食品(农产品)团体标准完成专家评审。制订《餐饮服务单位节约经营服务规范》《餐饮服务单位节约良好行为评价指南》2项团体标准。
以上是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接下来,将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建立信息上墙机制,统一公示企业相关负责人及包保干部信息球友会。督促企业配齐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
二是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均衡推进食品风险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食品抽检、食用农产品快检,做好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承办省级食品安全应急演练项目。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常规农药快检技术。
三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完善食品生产经营信用档案落实分级分类管理。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重点餐饮单位建成率达到100%。
四是突出重点监管和监督执法。推动280家小作坊建设“互联网+阳光作坊”,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强化食品摊贩管理。年内打造不少于200家小餐饮示范单位。落实学校食堂春秋两季全覆盖检查、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全覆盖抽检评价、网络订餐监测监管。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是强化社会共治。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监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全民投票查餐厅”“食品安全在身边”“食品安全研学游”等活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回应群众诉求。
食品安全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镇街、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和市民朋友的监督支持下,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一定能够取得预期成效,全市食品安全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谢谢高培鹏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现在开始提问。
南方都市报:请问高培鹏先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市民朋友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到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来?
谢谢您的提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指标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要求,还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群众满意度、创建知晓率等进行评价。借此机会,我们倡议: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强化诚信守法意识、主体责任意识。严格执行生产经营规范要求,自觉做到经营主体资格合法球友会,杜绝无证、不合格食品出厂、入市、进店、上柜台、上餐桌,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依法合理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和管理。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应急和召回管理等制度。积极配合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制止餐饮浪费等宣传活动。
——食品行业协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建立健全行规行约,组织开展学法普法、诚信自律等培训,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整合多方资源,为会员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和帮助。凝聚行业力量,积极推动制定行业团体标准、服务规范等,以高标准引领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市民朋友要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中:一是关注食品安全状况球友会。主动学习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通过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官网和公众号等方式关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措施成效。二是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积极参与市食药安办和各镇街、各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类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研学游、监督检查活动,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消费时主动查看企业证照是否齐全、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整洁,如在消费过程中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市民朋友可拨打12345、12315。三是支持创建工作。创建期间,国务院食安办、省食药安办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满意度和创建知晓率调查,市民朋友如接到电话访问、街头访问时,希望能积极配合回应,助力我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共同打造“食安中山”这一城市名片。
广州日报:请问在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方面,近年来我市采取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质量兴农之路,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产管并举,较好保障了全市初级农产品消费安全。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加大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每年布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督促各级、各单位完成职责内的检测任务,每年监测地产农产品样品(包括定量检测和快速检测)超过15万份。
(二)实施“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部署1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分5个阶段开展工作。目前我市已对重点品种种植养殖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名录,已登记造册11个重点品种生产主体266家。同时,在各镇街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管理(设立网格图),省追溯平台上共有网格员544名。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以农资生产、批发企业和菜篮子基地周边经营门店为重点,针对用量大、有明显质量嫌疑、安全隐患较大的产品组织开展质量抽检,公开曝光不合格农资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对抽检发现的问题产品一律追查到底,严厉查处。今年上半年,我局立案查处1宗使用禁用的渔药案()、1宗经营假兽药案。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所通过广东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的定量检测项目1771项,年检测样品能力达到6000份。全市23个镇街均建有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站)。
(五)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生产主体使用合格证,压实种植养殖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落实自控自检要求,将质量安全贯通种植养殖全过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58家主体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21.6万张。
通过强化监管,近年来,我市地产农产品快速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9%以上,定量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无发生重大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火炬开发区、三乡镇两个镇街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镇区称号。
下一步,我市在农产品源头监管工作上将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推进全链条标准化生产,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为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供坚实牢固、安全可靠的基础支撑。
广东广播电视台:请问近两年我市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直接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击食品犯罪,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市公安局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主动作为、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我市推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保驾护航。一是强化打击力量。成立食药环犯罪打击专班,加大装备投入,建立食药环快检实验室,全面提升对食品犯罪打击工作的组织推动,切实提高食品犯罪侦查打击工作的专业性、及时性。二是强化专项打击。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庆期间,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礼品专项行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商超、集贸市场检查、抽查,有力净化节日期间市场环境。三是实施全链条打击。针对食品违法犯罪跨区域作案、线上线下交织等特点,坚持全链条打击,除了捣毁生产窝点外,同步查封外围售假店铺,铲除整个售假体系。经统计,2022年至今,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35起,捣毁涉食品犯罪窝点63个,刑拘333人,移送起诉214人,涉案价值约1.1亿元人民币,有力打击了涉食品违法犯罪行为,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下一步工作,中山市公安局将紧盯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惩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打源摧网。深入开展“昆仑2023”“1+N”“鹰击”“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针对夏季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特点,加大对无证经营摊点、校园食品、网红食品、网络外卖食品、特色小吃餐饮等重点领域犯罪打击力度。二是强化合成作战,密切行刑衔接。继续加强与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教育体育局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快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紧密衔接机制,落实地方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提升工作合力,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三是推动社会共治,做好宣传引导。欢迎群众和媒体朋友多关注中山市公安局官方公众号和抖音视频号,我们会在相关平台发布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同时也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食品犯罪线索,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中山广播电视台:请问高培鹏先生,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整体时间安排是怎么样,希望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成效?
谢谢您的提问。2022年3月,我市向国务院食安办申请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8月,国务院食安办正式批准我市创建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12月,我市印发《中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提出了“建立健全五大体系、推动实施八大工程”的主要任务。“五大体系”具体是指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体系、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和食品安全共建共治体系。“八大工程”具体是指源头治理工程、粮食质量保障工程、食品安全过程管控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行为规范工程、执法办案“铁腕”行动工程、重点领域食品综合治理工程、食品产业提质工程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
2022年9月—2022年12月为动员部署阶段,主要是完成制定工作方案、组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专班等基础工作。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为全面推进阶段,着力推进“五大体系、八大工程”有序实施,通过开展培训、督导检查、综合性自查等方式,确保各项主要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24年1月-6月为省级初评阶段,我市将向省食药安办提出初评申请,并对初评发现的问题抓好整改。
2024年7月-12月为国家验收阶段,我市将全面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的各项迎检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我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能持续稳定向好,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能更加健全、全程监管更加高效、社会共治更加多元、食品产业发展更加健康;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能达到80分以上,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85%以上。
以上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市民朋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我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山日报:请问,我市近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如何?对市民朋友有什么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一直重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充分发挥风险预警作用。自2011年以来,每年投入市级财政资金约60万元,对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开展监测。监测点涵盖全市各镇街,延伸至乡村,采样环节涉及种植/养殖环节、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覆盖。监测对象包括米、面、肉、蛋、奶、水产、蔬菜等居民日常消费的食品,监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禁用药物及其代谢物、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等。每年年初将上年度风险监测技术报告呈报市政府,并抄送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参考,为其采取有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有关标准,目前我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设备配置率达100%;2023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全省排名第2。
关于近期食品安全的消费提示。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局讲两点。一方面,近段时间我市天气不稳定,降雨频繁,雨后是野生蘑菇的生长旺盛时期,省内城市已发生多起市民群众因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因此,建议市民朋友们在户外看到野生蘑菇的生长,要做到不采不摘不吃,更不要买不要卖,这是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夏秋季是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建议广大市民朋友尤其是食品从业人员,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尽量挑选新鲜的食材和安全的饮用水,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污染,务必保证煮熟煮透,尽可能地缩短备餐时间,从而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中山日报: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广大家长师生十分关心的问题,请问市教育体育局分管领导,教体部门做了哪些努力来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无小事。市教育体育局坚决扛起校园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以“四个最严”要求,坚定守护好全市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我市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908所,共建有学校饭堂748个,(其中,自营饭堂672个、承包饭堂76个),校外配餐115个。
全市建有学校食品快检室(点)247个,建立了覆盖全市的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品快速检测体系。全市所有学校饭堂做到了持证经营,实现了学校饭堂自查率、饭堂食品安全抽查考核率、饭堂及周边检查覆盖率、饭堂食品抽检覆盖率、饭堂量化灭“C”率、饭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学校饭堂持证率、校外托管机构供餐检查覆盖率等达到了8个100%。
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确保学校师生吃得安全球友会、营养、健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严把食品食材入口关。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校园食品食材供货要求,严格筛选食品食材供应商,严格查验进货原材料,倡导推行大宗食品食材采购制度。
二是规范加工制作流程。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我们严格规范学校饭堂食品加工制作行为,做到烧熟煮透食品、分开存放生熟食品、彻底清洗消毒餐具用具、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配送食品,坚决做到加工规范,制作严谨,流程有序。
三是科学管理严防安全风险。我们规范学校饭堂留样管理,实行学校与配送单位“双留样”制度;我们严格学校饭堂检验检测制度,定期对食品菌落总数、微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并通过“阳光食品”APP系统监测结果;我们严格落实陪餐制度,学校饭堂每餐都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严格规范校园超市(小卖部)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校园允许售卖商品清单,明晰了校方责任和内控规定;我们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推行学校自建自营饭堂,并加强学校饭堂管理,探索打造中山学校饭堂先进管理模式;我们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双随机”抽查制度,强化“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确保做到校园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我们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双随机”抽查制度,强化“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确保做到校园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校园食品安全是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市教育体育局将以创建为契机,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守护好全市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为中山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贡献教体力量!谢谢!
由于时间关系,媒体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有进一步想了解的内容,会后请与我们工作人员联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主动作为、也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更需要市民朋友踊跃参与。在这里也希望在座各位媒体朋友们多多关注监督,大力宣传“多方合力、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食品安全格局,形成“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60575B1-2020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