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传真:400-023-4588
球友会中国食品行业 月度十大新闻(2023年12月)
球友会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线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线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2023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会议强调,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球友会,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对凝心聚力、线年经济工作、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23年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全年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12月19—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指出,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做好“三农”工作,必须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球友会,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球友会、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必须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球友会、质量有提升;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2023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的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文章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关键举措,文章强调,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文章强调,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必须要有几个关键实招: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二是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三是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四是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五是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应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重点抓好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研究编制盐碱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方案、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等工作,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4 第三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举办
为贯彻落实习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2023年12月3—6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3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四川宜宾举办。中国轻工联会长张崇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赛开幕。本次大赛吸引了27个代表队的近600名选手齐聚宜宾、切磋技艺。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43名选手荣获一等奖,大赛还评选出22位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和4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
党中央高度重视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习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大赛,是设计人才竞赛、选拔、交流的综合舞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既是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培养新时代能工巧匠的重要举措。此次大赛以竞赛为窗口,宣传贯彻党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弘扬技能人才坚守不移的工匠精神,呈现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发展的蓬勃生机,将引导带动更多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5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增产177.6亿斤,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9公斤,增长0.8%。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在解读时表示,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扛过台风、干旱、洪涝等多重挑战,取得这份丰收答卷,殊为不易。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折射出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增加了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粮食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是一个辉煌的成就,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农业农村部2023年12月20日发布消息,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总体安排,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项行动落实落地,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一些关键技术和重大品种取得突破,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启动实施,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扎实推进。自主研发的2把基因编辑“剪刀”正在加快产业化应用,生猪、奶牛等专用育种芯片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初步培育出一批耐盐碱小麦品种和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首批51个玉米大豆转基因品种通过审定。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20%,并首次走出国门、出口坦桑尼亚,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华西牛、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加快应用。
习曾指出,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种子技术是最核心、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农业技术,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3年间,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面向未来,我国要从种业大国迈向种业强国,仍需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化解“卡脖子”风险。种业振兴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抓准关键环节,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与时俱进育新种、制良种,就一定能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7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
为进一步完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注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2023年12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强调特医食品注册以临床营养需求为导向;制定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将罕见病、临床急需新类型特医食品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引导鼓励企业研发临床急需产品,满足临床病患需要。强调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能力,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7种产品不予注册的情形;在注册证书中增加“产品其他技术要求”项目,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突出标签和说明书特点和禁止性要求;加严加大违规行为处置力度。强调优化现场核查流程,细化现场核查内容;压缩临床试验核查时限,提高审评审批时效;明确电子证书法律效力。
此次发布的《办法》是对特医食品注册管理的优化和提升球友会,围绕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强化监管净化市场环境等方面引导产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优化资源配置,将带动服务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体贯通,推动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除了继续强调特医食品安全监管,还明确鼓励研发创新,满足临床需求,优先审评罕见病类别、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新类别等特医食品,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效率,促进罕见病类、临床急需类等新产品上市,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之间良性互动,让企业放开手脚谋发展,激发市场内在活力,让高水平营商环境推动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进一步规范标注保健食品标志,进一步明确了保健食品标志框架、图形比例。基于美观性、实用性相统一原则,《指南》优化了标志中图形和文字细节要求。标志沿中间线呈左右对称结构,视觉效果均衡,考虑“保健食品”书写特点,在保持宽度的基础上,确定字样高度及宽度比例,并明确印刷颜色要求。《指南》指出,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持有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标注保健食品标志。
保健食品标志为依法经注册和备案的保健食品的专有标志。此前,我国相关部门专门发布过保健食品标志,俗称“蓝帽子”,要求获批产品外包装上必须加注这个标志。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公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保健食品市场快速发展。但原有保健食品标志规定对图形比例、颜色标准等具体内容未作详细要求,企业标注存在一定差异,市场上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一些不法商家利用类似图案来虚假宣传产品,侵犯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保健食品持续健康发展。《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保健食品标志标注工作,正确引导消费,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也有助于提升保健食品的认知度,引导消费者准确识别和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2023年12月21日,商务部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共388个品牌,其中包括庆丰、马凯、北冰洋、三元、宝聚源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食品品牌。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商务部近期联合相关部门对2006年和2011年先后认定的两批中华老字号进行复核,并开展新一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工作。在企业申报、地方推荐基础上,本着“优中选优”原则,按照《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的程序和要求,遴选出这388个品牌。这些品牌平均“年龄”达138岁,最年轻的也超过50岁,其中71.6%拥有各级非遗项目,63.1%拥有可移动文物。与前两批复核中保留的1073个品牌合并计算,平均“年龄”达140岁,拥有非遗项目和可移动文物的占比分别提升至46%和22%。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已成为老百姓生活“日用而不觉”的重要组成。近年来,老字号整体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22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近七成企业实现盈利,税收贡献达2700亿元,吸纳就业87.2万人。2023年前三季度,中华老字号企业营业收入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发展势头强劲。新一批拟认定品牌更加注重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更加聚焦服务百姓日常生活、更加强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拥有厚重历史底蕴的老字号,历史文化资源是其核心竞争力。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牌、老技艺、好信誉、好口碑。但老字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应积极采取措施,激活老字号资源,充分发挥老字号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使老字号成为经济领域的新亮点、金名片。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法律共11章74条,包括总则、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国家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统筹利用国内、国际的市场和资源,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粮食供给保障体系,提升粮食供给能力和质量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发布了多项保护政策,而粮食安全保障法就是把行之有效的保护政策转化为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于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健全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制度、强化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出台彰显了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解决国计民生头等大事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以法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战略定力。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保障法承载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希望。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丰收图景下,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出台是我国居安思危、稳中求进的理念彰显,也是为民服务、为长久计的责任担当。